第八十章 昔人何处可安好_若道使君无此意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昔人何处可安好

第(2/3)页

稀少,他除了信赖仰仗,别无他法。

  片刻之后,一声“准奏”回荡殿内,众臣皆被惊吓,立刻垂首。

  萧澈唇角难掩笑意,俯身叩拜:“臣代五万神乾军,谢陛下隆恩。”

  皇帝气急败坏的退朝离开,在上阳宫内大发雷霆,可萧澈满面春风,离宫而去。

  萧澈做事毫无章法,周良谢霆多次规劝,依旧未果。

  他所做一切,并不需要意义,让皇帝不快,便是他的意义。

  可在组军建军这件事上,萧澈所为并未太过。他永远不会忘记,那年冬夜,颜琤与自己在宣王府藏书阁中彻夜畅谈,兵制改革,组队建军,他如今所作所为,皆是将颜琤当初所提付诸实践。

  颜琤就像真的活在他身体之中,让他日思夜想,魂牵梦萦。

  宣王府被封,可萧澈却时不时的潜入王府,漫步院中,每一处都有颜琤的笑语盈盈。

  夏日已过,嫣红已换浓翠,静候秋风。四阁在若枫走后,颜琤便皆为其落锁,以示怀念。

  药泉依旧汩汩而出,药香弥漫,热雾缭绕。此处多留的记忆皆是旖旎曼妙。

  二人夏日去暑,皆来此处。颜琤自然不知道他的身体对萧澈有多大的诱惑力,每次靠在池边大汗淋漓时,才喊求饶。

  一阵凉风送爽,将眼前环境吹散。萧澈低头,连连嘲笑。

  随后情不自禁走到凌梦斋,便看到那棵梅子树。

  夜色无边,颜琤搬来木梯爬树,要为萧澈做冰镇梅子。

  那时,颜琤便不愿让萧澈入仕,可如今却是,物如故,人不存。

  萧澈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直到单鹄寡凫,孤影只身时,萧澈才明白:

  颜琤于他,竟意味着全部。

  秋日寂寥,残荷闻雨,梧叶飘黄,秋思漫心。独立秋风之中,衣摆轻飞,寂然,萧索,淡然,惨烈。

  林钟望着萧澈的背影,只觉瞬间即刻化作青烟飘散。

  他救下萧澈的命,却救不活他的心。他知道,萧澈从前那颗火热的心早已随颜琤坠落断无崖下。

  如今守此残躯,只是承受那日复一日相思折磨的痛楚。

  情深不寿,他认!

  冬雪冷霜遮盖繁华凄然,挨过秋日,却还是在片片白芒之中,日日掩面痛泣。

  此身冰寒,唯有思念滚烫。心头蔓延着近乎将他撕裂的伤感。

  萧澈这才知晓,颜琤坠崖瞬间,只是撕心裂肺的刺痛。而他死后的每一日,都是痛彻心扉的煎熬难捱,似凌迟,似蹂躏。

  白日人前风光无限,一呼百应的大将军,夜间将房门紧闭时,悸动哀恸,声嘶力竭。

  也是这个冬日,随着满天飞雪,鬼先生彻底离开了金陵,去游历天下,去漂泊浪迹,再不问朝堂之事,再不念过往恩怨。

  一生光景,霜华落尽,世未沧海,心已桑田。

  他曾问过,阿璃,我身无长物,孑然一身,背负血海深仇,前程冥眗亡见。你可还愿与我做执手一生,做花前老朽,月下老翁,无怨无悔?

  那人却说,哪怕劫难百代,转世千年,也愿。

  他曾许诺,纵使万里烟沙漫卷,浩渺沧海难渡,浮华三千里也要护他一世周全。

  终究是他食言,无数次午夜梦回,他都惊醒起身,四处寻找梦中之人。可除了凛冽寒风呼啸,连人影也无。

  果然,俗世人,红尘事,皆因情而起,因情而灭。

  乾德十七年元日,长安殿外,李崇高声宣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虞帝王继天立极,为社稷兢勤,忧万民之事,为保国祚绵长,必建储立本,以绵宗社无休。

  皇三子颜钦,宗室嫡子,天意所属。兹恪上应天意,俯顺民情,立为太子,入主东宫。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乾德十七年四月四日,天子亲师,太傅钟潜久病而亡。

  身后无妻无子,大虞上将军萧澈,为其守灵七日,因由不详。

  乾德帝为表哀思之意,敬重之诚,亲自送灵下葬。钟潜,字秉之,追封“文忠公”。

  乾德十七年八月廿一,大虞开国大将谢峰,于柳州病逝。生前随先帝开疆拓土,远征蛮族,战功赫赫,威名远扬,致仕归乡。

  其子谢峰为正二品辅国大将军,统领御林军,护卫京畿皇城。其徒萧澈任从二品天朝上将军,统领神乾军,为大虞第一铁军。乾德帝亲赴柳州吊唁。谢峰,字奉明,追封“武烈公”。

  乾德十八年冬,大虞南境突洹,集结兵马北上扰民,烧杀劫掠。

  萧澈不顾群臣反对,极力主战,率神乾军南下安定,驱逐南蛮之人,与其协定,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