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河对岸,制作蜡烛_原始:从野蛮到文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4章 河对岸,制作蜡烛

第(3/3)页

有很多这种树。

  王伟更高兴,没想到河两边有这么多白蜡树,他要让人多搜集白蜡花,制作蜡烛。

  也是因为他很少到树林里转悠,如果他经常出去,会发现更多有用的东西。

  直到天快黑时,王伟和石云搜集的白蜡花大约有两三百斤,让夏大嘴把这些搬运到竹筏上。

  今天因为搜集白蜡花,没时间逛这边的荒原,只有等下次再来。

  回到部落里,王伟让狩猎一组的人帮忙,他分配人去取竹筒,灯芯草等。

  由于以后夏部落里会常使用蜡烛,他专门调来一个人负责学制作蜡烛,这个人是夏部落的老人,女人夏藤。

  夏藤学会后,王伟还要派几个人给她专门制作蜡烛,这样夏部落以后的夜晚照明将是以蜡烛为主。

  众人知道大王又要制作一种新的东西出来,自然是愿意充当苦力。

  石云也不走,她也在旁边仔细看着。那些白蜡花是最常见的物品,她要看大王做出什么东西出来。

  由于白蜡蜡花杂质比较多,放入沸水中煮之,虫体下沉,蜡质融化而浮于水面,冷后凝结成块。取出后再加水加热熔化,过滤后凝固即成。

  需要用陶锅熬煮几次,得到比较纯净的白蜡。

  这种白蜡还可以治病,用于创伤出血,止血生肌。

  从白蜡王伟又想到蜂蜡,都可以用来照明,不过使用蜂蜡是很奢侈的,夏部落还没有富裕到那种地步。

  在制作蜡烛过程中,他想把白蜡和与动物油混合,可以节省白蜡成本。其实白蜡和与其他植物油也可以混合,制作出的蜡烛比与动物油混合的好。但是为提高蜡烛质量,蜡愈多愈好,不会有更多的黑烟。

  还有一种特殊的蜡烛,耐燃烧的蜡烛和防风蜡烛,这需要更高的工艺。

  制作蜡烛需要模具,王伟用的最简单的竹子模具。

  先将竹筒破开分成两半,并在水中煮,可以使制成的蜡烛易脱模,用小竹箍固定两半竹筒,然后往筒里插入烛心,倒入白蜡,待它凝结后开筒取烛即可。

  蜡烛烛心可用灯心草,麻秸秆,线和布没有就不用考虑。

  由于制作匆忙,王伟等八人一共制作出百多根蜡烛。也因为竹筒的大小不均匀,制作出的蜡烛也是大小不均,后续需要统一蜡烛的大小。

  然后把制作好的蜡烛分发一部分到食堂,住房等。

  石云也分到三只,当她点燃蜡烛后,蜡烛发出的光照亮她灿烂的笑容。

  这次王伟通过制作蜡烛,他就想到了制作火把。以前没怎么想这方面的事情,就没往这方面考虑。

  最简单的火把就是用晒干的柴火棍绑上柴草或者动物毛皮,再放到动物油里充分浸泡。

  如果要制作燃烧更久一点的火把,需要找一根50厘米左右的木棍,这样的高度,既能够保证手持的安全。选择粗细不同的小树枝,用藤条将小树枝缠绕固定在火把主体上,较粗的树枝在外侧,较细的树枝在内侧,然后在外层裹上兽皮,在兽皮里面放动物脂肪加蜡。

  也是王伟现在还不能制作玻璃,不然他会用玻璃罩把蜡烛罩住,这样既可以防风,又可以在野外到处移动。

  王伟随后在安排夏藤制作蜡烛的同时,还要按照他的要求制作火把而备用。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