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章_我的绝品佳妻黄海川张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16章

第(3/3)页

棚种植出来的,不过尽管如此,金线莲依然能卖出高价,因为金线莲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哪怕是大棚种植,也不可能大规模供应,这也决定了金线莲的价值。

        黄海川在一干人的陪同下参观金线莲的大棚种植项目,这是由镇里申请,县里核准的扶贫项目,前后投入了几百万,而这些钱,自然是从县里的扶贫专用基金里出,市里面,也给召良县的扶贫基金下拨了上亿的财政拨款。

        “镇里投入这个大棚项目,除了请市农业局的专家进行种植指导外,大棚日常的种植和打理、维护,都是请本村的村民,因为效益好,我们给村民开的工资也高,一个月有两千八的工资。”镇长黄海东给黄海川介绍着大棚项目。

        听到村民的工资有两千八,黄海川也不禁十分高兴,两千八的工资在城里不高,但在农村,特别是还是兴林村这样的山区农村,显然已经不低,最主要的是村民还能就近在家门口工作。

        “去年年底有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家过年,听到我们这大棚有这么高的工资,有一些人都不想出去了,就想着进大棚工作。”镇委书记高小波也不失时机的插了句话,这种能在领导面前露面的机会,他这个镇书记可不能让镇长给抢光了。

        “不错,这一个扶贫项目算是十分成功了,要是山区农村能多一些这样的好项目,何愁农民不脱贫。”黄海川感慨道,想了想,突然又问道,“这个种植金线莲的项目能进行复制吗?”

        “市长,这恐怕不行,我们请教过市里的专家,目前就兴林村这一带的气温土壤最适宜金线莲生长,再往里头一点的落云村,别看它跟兴林村直线距离不到一千米,但金线莲在落云村就是种不起来。”镇长黄海东道。

        “看来这金线莲对外部生长条件的要求十分苛刻了。”黄海川点了点头,一脸惋惜,这样的大棚种植项目要是能够大规模复制,那么,在召良县所有山区农村都上这个项目,那可不失为一个脱贫的好办法。

        黄海川和县里、镇里的一干人在大棚里参观着,不远处,纪一菲默默的观察着黄海川。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