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混元量劫等同大罗?_封神:开局观想中子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四章 混元量劫等同大罗?

第(3/3)页

其中的音,言。

  这无关天赋,纯粹是本能,好奇!

  想要将一切都理解的透彻,这是天地万物生灵的本能!

  也是因为如此本能,方才有了万物追求长生,修炼,实力的动力!

  这不算问题!

  经文,道本身也不是什么深奥,强大的大道,只是很普普通通的关于大罗境的一些信息。

  以经文,道的形式讲述出来!

  正常是没事的,不过,因为是他尊至强准圣讲道,一言一语之间,自然而然的就蕴含了他的道,他的认知,他的感悟。

  就像是凡俗之中,一个小孩和一个老人同样说一句话,其表面的意义或许是相同的,但内在的含义,却差了太多!

  很明显,后者的话中蕴含的信息要多的太多!

  甚至,可以说是蕴含了这一个老人,一生的经历!

  这也是因果的一种表现。

  因为曾经经历了那么多,最后说出这样的话,曾经的经历就是因,后面说出的话,就是果!

  于是,以果寻因,自可探寻到曾经的因!

  修炼界中,普通的测算方式,都是以因果为根本的。

  有精通测算的修士,可通过一句话,一个字,一张脸,乃至是一个眼神,就算出其曾经所经历的一切,乃至是未来将会发生的一切!

  其根本原理,就是如此!

  当然,多宝这边的又比那些测算要复杂的多,他在讲道,讲经的时候,是有意将自己的一些感悟,对道的理解,以因果之法,藏于音,言之中。

  如果听讲的弟子,有天赋,有底子,自然能够参悟出来。

  也因为天赋,底子不同,参悟出的东西各有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大能讲法,听者所悟,皆不相同的原因!

  “竟然靠自己从道中挣脱出来了!”注视着王宇,多宝心中暗惊。

  他是将大罗的信息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融入音中,言中,不求王宇能够参悟,却也需要他记住。

  只要记住了,这道也就传下去了。

  日后,实力,底子上来了,再回想这三五千言的,自然就能从其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真经三千言,蕴含三千道。

  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在那之前,所有第一次听如此大道的修士,都需要经历一个关卡!

  那就是在本能,好奇探查音,言中深意的时候,吃上一次大亏!

  然后,他们才会牢牢的记住那种感觉,才不会在得传大道之后,贸然去参悟还不是自己可以参悟的道,才不会因此导致意外,大祸产生!

  对于王宇,多宝也是这样计划的,让他记住这种感觉之后,再等段时间,他就将一些道传下。

  因为,过段时间,他要前往无限时空海,进行最深层次的闭关,传道,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到时候,可能顾不得这个徒孙了。

  为了避免他以后实力上来了,却没道法,神通可修,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修炼时间,因此,他才借着这次机会,先铺垫一下传道之根。

  却没想到,王宇竟然不需要他出手,就自己从好奇,本能之中惊醒。

  这实在难得,也让他欢喜,暗暗点头。

  “如此,甚好!”

  ……

  在王宇在多宝处传道的时候,本源传奇世界之中,忽然间凝滞了一下。

  整个世界都仿佛在刹那间停下,陷入时间静止一般。

  惹得无数的玩家诧异的抬头看去。

  好在,这种变化只是出现了一瞬,很快就恢复了,大部分的玩家都没在意。

  只有一些高等级的玩家,准确的说,是现实世界大罗以上的大能,都在同一时间看向金鳌岛方向!

  “传道!”

  一众大罗隔着时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

  赵公明与三霄收回目光,没多在意,碧霄大呼小叫,脸上满是激动的神色。

  四人站在一方巨大的神舟之上。

  神舟通体金黄,舟身之上有两道黑白之线,带着阴阳的气息,满是古老,沧桑之意。

  只看这一方神舟,就让人感觉仿佛是回到了天地初开的时候!

  尤其是在目光落在了那黑白两道线之上的时候,更是会感觉心中发毛,生死不由己!

  那黑白两道线,是为阴阳,却是极致的阴阳,锋利无比,为先天灵宝金蛟剪的锋利之道所化,几乎可说是无物不破!

  “出发,不死禁地!”

  碧霄意气风发,站在神舟的最前方,扬手一挥,神舟顿时急速穿行。

  前方,空间荡起涟漪,神舟穿梭而过,一念消失,看的下方的无数玩家,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那方神舟呢?怎么就不见了?”

  “速度有那么快吗?我可是七十二级的玄仙哎?”

  一些高等级的玩家骇然无比,明明大家都还是玄仙一级的修为,为什么,你们能强到这种程度?

  同样的境界,我们连你们的影子都看不到!

  一众玩家,忽然间有些怀然人生了!

  自己真的是玄仙吗?

  “碧霄他们去闯不死禁地了!”地藏忽然抬头,看向不死禁地的方向,身上一股慈悲之意升起,让他直接看到了不死禁地的风景。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