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全实验与事故原因_我的一天有48小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全实验与事故原因

第(3/3)页

但是低丰度的铀燃料在反应时不够稳定,尤其是在反应堆低功率运行的时候,这时候控制棒下端的石墨就能发挥作用了,可以让反应堆变得更好的控制。

  但是这种设计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当控制棒被完全抽出反应堆,之后再插回的时候,先接触堆芯的是石墨而不是硼,这时候的反应功率不但不会降低反而还会升高,虽然整个过程的时间很短。

  而让张恒感到惊讶的是根据他所收集到的资料,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发生之前,已经有其他的核电站发现了控制棒插入反应堆后功率先升再降的问题,并且上报给了有关部门,但是因为并未引发什么安全事故,也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也要承认rmbk反应堆的设计者为了保证反应堆的安全也做了不少的努力,比如安全手册中有明确规定,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堆芯必须要保证至少28到30根控制棒是插入状态。

  除此之外,反应堆还配备有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当反应堆内空泡系数升高的时候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的水箱会立刻打开,注入反应堆中,不过福明为了防止冷却水进入高温反应堆,造成热冲击,在实验中将这个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装置与多重强制循环回路断开了。

  而在看过福明第一次失败的实验后,张恒也几乎可以肯定爆炸那晚,中控室里的人并不像他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完全遵守安全手册进行了操作。

  爆炸当晚的情况也要比第一次实验的时候复杂的多,因为安全实验没能按计划进行,之前反应堆在低功率状态下运行过相当一段时间,掉进了碘坑里,而为了爬出碘坑,操作员抽出了过多的控制棒,最终导致反应堆功率急速攀升,之后因为安全系统被切断,无法即时生效,中控室里的人只能又急急忙忙将所有控制棒插回堆芯,想要抑制裂变反应。

  没想到却触发率反应堆的设计缺陷,最终导致了整个核电站GG。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