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再开篇_宋时风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9章 再开篇

第(1/3)页

  “一军万余人,层层节制,恐将官权势太大。”叶知秋一语道出弊端,但也仅是点到为止,现在各军达到万余人,在他看来不过是临时性的,战后将要缩编为数千人,不然绝对会出现骄兵悍将。

  李易眉头轻挑,自信地笑道:“自有制度约束,届时细细考究。”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根据后世合成营的做法,建立灵活配置的模块化编制体系,能够在军司内随意组合,根据战事编组队形,又兼顾个营战斗力的发挥。

  不能不说,现在的编制也改变了不少,却依然存在笨拙的体系,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对抗蒙古汉军部队还行,要真正面对马军恐怕是要吃亏的。

  叶知秋并未纠缠话题,看着桌案上的地形图,吃味地道:“十万大军,我军在大安的马军六千,步军四万,实在有些不太好打啊!”

  李易的目光也落在地形图上,好一阵才悠悠地道:“大安决胜三个点,阳平关、鸡冠隘、青牛镇,虏军东来,我将以饶勤率万人谨守鸡冠隘关堡,李庆率五千人守阳平,我率背嵬、羽林、云骑三军在青牛镇一线。”

  他的说法,实际上早就在部署,只不过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叶知秋经过谨慎的研究,总结上几次大安之战经验教训,也认为主力以逸待劳,分品字形互为犄角,能教好地承受对方猛攻,至少能够以步制骑,让自己的马军以逸待劳。

  “十万人,他们马军不在少数,一旦开战初期是极难打的,学士要做好准备,宁可放弃成州、阶州,也要把呼延守诚调回来。”叶知秋话语有几分寂寥,李易的战略素养越来越浑厚了。

  李易深以为然,知叶知秋未雨绸缪,做最坏打算,一旦蒙古人攻势太甚,难以招架之际,呼延信节制的近两万人便能作为援军,投入阳平一线,只要阳平不丢大安便有机会。

  师未出而谋后事,李易并不认为叶知秋有失败情绪,相反谋划详尽,进退都在算计。

  放弃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