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合计_宋时风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9章 合计

第(1/3)页

  眼看叶知秋沉吟不语,他谨慎地道:“时下四川各军州依然在恢复,需要三五年的稳定,发展农桑工商,开山采矿,囤积粮械。只要能取得战略缓冲区,我们就能够厚积薄发,伺机夺取整个陇右和陕西南部。届时,向北可以经略两河和中原,向东也能顺水而下。”

  不能不说这厮绝对的大手笔,其实相当的磅礴,也算是时下最稳妥的战略,看是蜀川大军连连告捷,却依旧存在莫大的隐患,先不说人心不稳,就拿农桑来说就支撑不了长久战争,打仗是对财富尤其是粮食的消耗,不要看只有几万人,光是供养他们的民夫就有十几万。

  “不行,天下局势瞬息万变,持重稳妥固然是好,却会陷学士故步自封的死地,东进才是唯一出路。”叶知秋并不认可李易的持重方略,非常不客气地否决。

  李易脸色并不纠结,反而是波澜不惊。

  当然,他也非常明白持重的弊端,正所谓天下局势瞬息万变,就算你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时间对大家是平等的。哪怕拿下陇右和关中,那就要面临蒙古人的全力打压,因为你已经接近蒙古本土的边缘,他们从西域调兵也非常便利。夺取中原更要承受巨大的压力,需要在两河和关中承受蒙古人的猛烈打击。

  反观大宋行朝就能得到发展的屏障,还能伺机把握主动权,给予他致命的打击。数年后的东进战略,恐怕蒙古人也恢复过来,无论是坐山观虎斗还是伺机而动,都会让战争主动权易手,对他造成莫大的威胁。

  叶知秋神色凝重,沉声道:“放在十年前,学士策略固然是上策,现在不过是中策而已。”

  李易并没有反驳,因为他也认可叶知秋的话,更对奇袭有着浓厚的兴趣,沉吟半响说道:“大军从蜀川仓猝出发,怎样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多久才能抵达临安?难不成要数千里征战不成?”

  从蜀川进军必须要水陆并进,先不说史嵩之、孟珙等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