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双方忍耐的底线_宋时风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 双方忍耐的底线

第(2/3)页

在盘算对方的算计,不过他能清楚地肯定,其目的绝不简单。</p>

  李易相当的沉着,对方的反应全在他算计中,冷静地道:“在下不忍家人远赴北地寒苦,毕竟是家兄留下的遗腹子,两路即将成为战地,不知生死如何!放在魏城可进可退,人口又不太多,方便派人护卫,可让我放心和南朝决战。”</p>

  这话,说的相当坦白,承认自己对家眷还有照顾,又是建立在看在过世兄长份上,隐晦地说明某些问题,你们用人质牵制不住我。还有就是表明自己的决心,既然选择了投靠大汗,那就彻底和大宋行朝决战。</p>

  要知道魏城可进可退不假,不能完全控制在阔端手里,附近却驻扎八都鲁万户队,那是蒙古军的精锐力量,可以说只要是愿意,阔端随时能让马队控制魏城。</p>

  这就是实力的对抗,看谁的意志能坚持到最后。</p>

  八都鲁脸色不予地看着李易,不悦地道:“魏城还是太近,不如安置在大安。”</p>

  阔端心念微动,他是清楚李易不愿家眷被掌控,提出了交换的条件,双方都能接受的地方,让他能够安心和大宋行朝作战。不过,八都鲁的提议确实不错,大安也是四川路的地界,地处谷底气候温和,绝非北地苦寒,让李易吃个哑巴亏也是很不错的。</p>

  大安是利州两路的核心地带,李易岂能让家人完全掌控,当即反驳道:“南朝反攻之日,利州两路恐怕也是糜烂,还不如去汗廷妥当。”</p>

  “那就去汗廷得了,不行的话燕京也行,呵呵。”八都鲁接着李易的话延伸,直接把燕京说了出来,当处汉人世候质子,很多都是安置在燕京行省。</p>

  “也好。”李易瞥了眼八都鲁淡淡地道。</p>

  这会,阔端却是为难了,能够体会出李易不在意的淡薄,那真是看在已故胞兄份上,才会照顾家人的,而且还把家人当成政治博弈的棋子,来取信他和大汗。</p>

  魏城算是李易的底线,对方不可能无原则的迁就,言下之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