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踏青_宋时风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5章 踏青

第(2/3)页

清明时节扫墓干洗生老死葬,民间尤为看重,当次收复三京兵败,眼看北方战云密布,大家纷纷想起岳飞的壮志,无论是平民还是士大夫,在扫完自家的祖坟后多来祭奠。

  当然,给岳武穆上香扫墓并无特别规矩,可惜并无铜像可供人们唾骂。

  虽然,李易是在广都小门小户,却也是曾经在道观立长大的,对传统礼仪并不陌生,拜祭的礼数一丝不苟,听着人们高升传颂岳武穆的丰功伟业,叹息北伐的失败。大人们带着孩子纷纷说当年的壮丽诗篇,让孩子们记住这份耻辱。

  岳飞墓地地势平坦,前面又有褒忠衍福禅寺,倒是拜祭踏青的好去处。凡是行过肃穆的仪式之后,人们都放松心情游玩,尽情享受明媚的春光,到处是玩耍的孩童,折柳、插柳,个个带着柳枝编织的花环。

  当然,插柳可不是随意玩笑的事情,连程颐也不满少年天子折柳,认为是有伤天和,怎能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大肆折断柳树枝条呢!里面还是有说法的。

  上元、中元、下元三大鬼节,清明实际也能算得上,那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这是佛门大兴的的结果,认为柳可以却鬼,被称为鬼怖木,观自在大士也用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反倒是道门的桃木用的少了。人们还带了寒食出来食用,也是,前一天就是寒食节,大家也不在乎多吃一天的寒食,再说出门踏青聚餐也不能生火,制作好精美的糕点恰当好处。

  放纸鸢也是人们最喜欢的,说白了就是后世的风筝,这个时代可不是纯娱乐,而是带有某种理想的祝愿,把疾病和不好的事情写上去,让纸鸢徐徐升入空中。飘忽的纸鸢戏弄着晴空,能让人游玩戏耍,待线断了纸鸢飞走,也就把疾病和厄运带走了,象征一年里平平安安。

  响午,他们自然要吃些饭菜,也没有去酒楼那样麻烦,就在山麓的青石边上,铺开了厚麻布,张二牛指挥几个仆从,摆上了环饼、青团、红藕、熏肉、烧鸡和美酒。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