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章:改变,带来惊喜_最强运动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4章:改变,带来惊喜

第(2/3)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起跳点越近,便越有利于运动员做出更好的成绩。但是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跳高运动员,都选择了背越式跳高的方式,所以在完成起跳之后的转体动作时,运动员还是需要一定空间的。这也就导致运动员在选择起跳点的时候,不能过于靠近横杆,否则的话便会出现运动员还没有完成转体的动作,身体便要碰到横杆的情况发生了。

  因此,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起跳点,便成为跳高项目运动员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一些跳高技术成熟,动作之间衔接非常顺畅的运动员来说,他们便会将起跳点选择在尽量靠近横杆的位置。例如参加此次比赛跳高项目的最强者关和友,他就将自己的起跳点选择在了距离横杆65厘米左右的位置。对于像他这样一名身高超过了1米90的运动员来说,在这个起跳点上完成动作是相当具有难度的。因为身高跃高,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便会相对弱化一些,而且这样的身高也必然导致跳高动作的幅度会变得很大,也就意味着需要不小的空间来完成一系列衔接动作。

  可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关和友做到了很多人看起来非常困难的事情。之于跳高项目来说,他是个天才。

  话说回来,赵峰之所以会像黑人运动员那样,将起跳点选择的比较远,根本原因还是他在跳高项目上,有些过分依赖自己的爆发力,而忽视了跳高技术动作的练习。因此,一旦他的起跳高度不足的话,便会很明显的影响到他的比赛成绩。

  可是,在只有最后一次机会跃过1米77的情况下,他还能怎么做呢?

  @@@

  按照风全的建议,赵峰将自己的助跑步数改为了10步。因为风全告诉他“助跑也是会增加脚步压力的,试着减少助跑的步数,争取在起跳的时候获得最大的高度”。

  不仅如此,赵峰还大胆的在第三次试跳的时候,将自己的起跳点改在了距离横杆80厘米左右的位置。同样是因为风全建议他:“你的脚伤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多少还是会影响到起跳高度的。所以,你就试着将起跳点靠近横杆一些,那样便有可能弥补你起跳高度的不足。”

  虽然赵峰在试跳之前有着这样的疑惑:“可是,一旦我改变了起跳点的位置,那么我在完成起跳动作以及转体动作的时候,便有可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