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城隍立!魂兮归来!_我用闲书成圣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15章 城隍立!魂兮归来!

第(2/3)页

睥睨。

  “麟皇!”有老一辈的大儒当即认出了这虚影女子的身份,一个个弯腰作揖,就连叶恒也从宝座上站起,望着那麟皇的虚影。

  不过这终究只是虚影而已,麟皇虚影只是抬起手,在陈洛的额头上轻轻一点,随即就化作点点幽光消散,但是随着麟皇虚影这一指点下,陈洛所站的位置凭空生风,随即一道紫金王袍在陈洛身上浮现,周围之人一个恍惚,仿佛置身在一座苍茫宫殿之中,一眼望去,文武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猛抬头,只见宫殿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酆都殿”三个大字!

  下一刻,陈洛睁开眼,左眼人入土,右眼婴诞生,随即双眼一眨,所有异象消失,只剩下那穿着紫金王袍的他和叶恒四目相对!

  “陛下,我要是说,我在幽冥被封了王,你信不?”

  叶恒:( ̄ー ̄)

  你都把麟皇她老人家给召唤出来了,朕能不信吗?

  而且你这身,虽然是王袍,但是规制却是太子的样式啊!

  《朕的爱卿竟然是幽冥太子》!

  要么以后咱们各叫各的,你喊朕陛下,朕喊你殿下?

  “陈洛,有何不适?”文相周左风上前一步,关切问道。

  收了那么多幽冥死气,会不会哪里出问题了。

  “我没事……”陈洛摆了摆手,突然间,陈洛福至心灵,他猛然摇头,“不,我有事!”

  陈洛看向叶恒,行礼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事关,人族英烈!”

  ……

  玄章元年,二月二十一。

  距离《牡丹亭》首演已经过去了三日。

  这三日里,各地剧院中《牡丹亭》陆续上演,其中的曲折离奇的爱情感动了一批又一批人,尤其是生者死,死者生的转变,以及幽冥界的存在,几乎冲击和颠覆着百姓的三观。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消息在秘密流传。

  《牡丹亭》首演之后,陈洛疑似插手生死玄奥,被幽冥死气冲击。而朝廷已经开了三天的秘议,三品以下不得参与,甚至连世家也打听不到任何消息。

  于是乎,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中京,忐忑中又带着一丝好奇。

  ……

  终于,这一日,宫门大开!

  参与秘议的官员和圣族家主纷纷从长明殿中走出来,当阳光落到他们的脸上,一个个都露出欣喜的笑容。

  于此同时,数道旨意发布天下。

  “皇帝谕令:大玄各地兴建英烈祠,凡有本地户籍者为人族而死,皆立长生牌位,入英烈祠接受供奉。”

  “皇帝谕令:大玄各地兴建念归堂,堂中遍种相思树。相思树树种先于偏倚处登记,等待拨付!”

  “皇帝谕令:各州各府地方志,单开一册,名曰:英烈传!其上记载本地烈士之名姓、事迹、战功!威武府从旁协助!”

  “皇帝谕令:宣太平城上一战幸存学子入京!”

  “皇帝谕令:请太平城儒骨殿英灵残骸及其在世亲属入京!”

  一道道旨意广发天下,有心之人不难发现,这所有的旨意内里都存在一个联系——死、生!

  这天地,恐怕会有大变化啊!

  ……

  玄章元年,二月二十八。

  城外的春景大道,已经有些许花儿绽放。

  一位位黑甲兵士分列官道两侧,从北城门一直延伸出去,每隔数丈,便有一方祭坛,祭坛上青烟渺渺。

  远处,一匹匹骏马袭来,只是那骏马之上,皆是断肢之人。

  他们高擎着旗帜,旗帜上“太平”二字在风中烈烈作响!

  看他们的面孔,最多不过二十来岁,正是青春的时候。

  当他们的骏马驶过,两侧的兵士以手握拳敲击胸甲,以示尊敬。

  这些,都是开太平之勇士。

  不是没有给他们安排马车,而是他们却拒绝了。

  昂扬之士,当策马而行,岂能安坐高车之中!

  他们背负着七千名师生的希望,不敢懈怠!

  马队之后,是数十名大儒压阵的车队,那马车中,安放着一个个精致的锦盒,而盒中,则是在战场上找到的残骸。

  一寸指骨、半寸头颅、一颗牙齿、一缕卷曲的发丝……

  儒骨殿,乃是太平城创立者张载所建,内有神通术法,凡开太平而死能留下残骸者,儒骨殿可强留生灵灵光,不入生灵长河。

  不为复活,那英灵沉眠于儒骨殿内,只为下一次战鼓敲响,再度舍身而出,护卫太平!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此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

  太平城的队伍走入了中京,却没有进入皇宫,而是前往了偏倚处。

  此时此刻,偏倚处外的广场上,早已搭建了一座高高的祭台,陈洛身着丰都王袍,站立于高台之上,望着那队伍朝着自己的方向驶来。

  很快,车队到达。按照宫廷内卫的指引,随车的学子将那一方方锦盒端了出来,站在祭台之下。

  看着祭台下密密麻麻的身影,陈洛心中一痛。

  这里面每一道身影,就代表着一名故去的英灵,就代表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

  而祭台下那些太平学子,也望着台上的陈洛,直到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朝廷召他们入京所为何事。

  不过对于陈洛,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