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紫光阁功臣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紫光阁功臣

第(2/3)页

矿,不知赚了多少钱。

        典型的转手就赚,比齐国开矿舒服多了。

        “贵藩要入多少人?”

        面对问询,越使才放下筷子,嘿嘿一笑:“我越国地窄苦寒,比不得齐国,二三十万就够了。”

        这下,所有人就知道了越国的实力了,没有一两百万,哪个敢大话?

        一户移民至少十块银圆的钱粮安置,移民可不仅是看国土面积,还看综合实力。

        “贵藩之前就谋求共管库页岛,那可不比海南小,看来早就做好了准备。”

        看着这几位谈的热闹,辽使则闷闷不乐,直接放下了筷子:“你们倒是方便,把人往海边一赶,船上一兜,直接就能抵达了。”

        “我辽国远在万里之外,走上半年也不算稀奇,三五个月也是等闲,移民不容易。”

        “各位,伱们家大业大,钱财还多,能否让我先挑,也免的颗粒无收。”

        这一番卖惨,让几人都笑了。

        这也正是他们一起来吃饭的初衷。

        “可以先让你们挑选一成!”秦使认真道。

        “太少了,三成吧!”

        “最多一成。”

        “只能如此!”

        碰到流民先挑选一成,这样的条件倒是让其满足了。

        其他人倒是不介意什么

        辽国乏人乏兵,就算把所有的壮丁挑走也没什么,因为他们并不缺兵,而是农户。

        接下来,几人讨论良久,达成了共识:

        未来三年,私底下招募不论,一旦碰到流民,辽国先挑一成百姓,秦、齐二国挑选三成,越国两成,赵国一成。

        福国、卫国没发言权,他们都城都在建设呢!

        朝鲜自然不会插话,他们国内的流民都管不过来。

        聊完了移民,接下来自然是重头戏:资源互换。

        这是为了他们在国内增加政治重量的举措。

        因为这不是给藩国贸易的,而是给各国王们私库做买卖。

        秦使第一个言语:“我秦国土地众多,一年三熟,别的不提,就是粮食多,我听闻朝鲜多旱灾,若是缺粮,只管言语一声,一个月内送到。”

        “当然,耕牛也较多。”

        朝鲜这时候也只能回道:“朝鲜地狭民贫,倒是缺粮,不过我国银钱不多,可用高丽参、丝绸,书籍,草药,漆器,纸张等置换。”

        相较于大明,朝鲜不愧是小中华,出口的商品基本上都是减等次的大明商品,质量差些,但到底能用。

        这让几国大喜。

        毕竟大明的太贵了,普通人以及贵族可用不起,能将就用朝鲜的丝绸就可以了。

        人参这玩意是吊命的,稀罕至极。

        故而大家伙都开口预定。

        齐使发言则大气:“我齐国金、银不缺,铜矿也有,还有白糖,香料,大家若有需求,可来置换。”

        金,银,铜可是硬通货,白糖,香料也是稀罕物,自然就受到了追捧。

        辽使只能硬着头皮道:“我辽国唯有汗血宝马,价格昂贵,且所需的时日较长,这得提前半年准备!”

        不过这却让几个朝使双眼冒光。

        还有什么比汗血宝马更威风的坐骑吗?

        哪个国王不需要这个?

        一瞬间,几乎每家都定了两匹,一对公母。

        越国则更无力:“我倒是有一些金银,稀缺的是粮食,农具,生铁,出口的只有一些貂皮,鲸油了。”

        福使则远在草原,不能靠海,东西运过去成本不划算,还不如直接去北京进口呢!

        卫国则是高棉拿下每两年,依旧处于朝廷输血状态,也没特产拿出手,只能沉默了。

        这般几国一商议,就定下来价值百万的单子,都是以物易物,简单方便,更赚钱。

        几人又约定了下,如果交易良好,半年后继续进行下去。

        给国内的大王赚钱,指定是升官发财了。

        元宵节后,年味散尽,但有人却没熬过去。

        正月十七,义国公尤世威,以七十三岁的高龄病逝,其嫡长子尤成栋,以年近五十的年龄主持葬礼。

        并且上告宗人府,请求嗣爵。

        这自然是理所应当的应允。

        前来奔丧的勋贵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