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圣恩昭昭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圣恩昭昭

第(2/3)页

  换句话来说,就是三十取一,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一通考试后,周嘉信心受挫,虽然依旧在备考,但却还要等三年了。

  人生能有几个三年?

  在这种情况,周显本想让其入国子监,成为监生,就能直接参加会试了。

  可如今,有更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谁不想抓住?

  “以秀才的身份去考,怕是日后官场上前进艰难了。”长平公主露出了一些犹豫。

  “公主,你这是多虑了,你以为就凭借着他公主儿子的身份,就没有磋磨吗?”

  周显露出一丝得意地笑容:“据我所知,这是宗考,可不光是为了给那些宗室子弟一条出路,实际上也是个人皇帝寻找爪牙。”

  “换句话来说,皇帝想让朝廷之中多几个顺心,贴心的人,这时候能够选上,必然前途无量。”

  “不仅有皇帝护着,而且还有咱们在,我父亲的关系还有一些,再加上我这个少卿,一番疏通后,必然平步青云。”

  长平公主终于露出轻松的笑容:“这样一来,嘉儿作为秀才,岂不是十拿九稳?”

  “宗室中无什么大才,必然是稳了。”

  夫妻二人甚是欢喜,儿子有了一条出路,而且还是光明大道,

  旭日东升,草叶子上还沾着昨夜的露珠,日光还未完全驱散空中的薄雾,早上的空气比较湿润,红彤彤的太阳在地平线上颜色分外鲜艳。

  宣武县外的一处乡镇,人群拥挤,十里八乡开始赶集。

  在边缘,一处简陋的木台子搭建起来,这乃是在乡间唱戏的台子。

  两边立着许多板凳,附近闹哄哄一片,许许多多百姓都伸长了脖子,在那里往上面瞅。

  忽然,某个人提着锣敲了一下:“今日唱本,御驾征四川。”

  哗啦啦,瞬间想起了一片掌声。

  然后,就见到一名大汉满脸的忧国忧民,其唱道:

  “今日得闻西贼入川,置我子弟于火海,某作为大明将军,其可置之不理?”

  “将军,没有朝廷的指令,咱们可不能擅自出兵——”

  “荒唐,如今朝廷自顾不暇,千万百姓水深火热,哪里顾得了那么多?”

  那名扮演皇帝的大汉,身材魁梧,五官端正,穿着戏服,别提多形象了。

  引得台下的观众纷纷鼓掌。

  而朱承运则无聊地坐着,对此感到无趣。

  这种民间的唱戏,听说是朝廷组织的,每逢赶集,就会前来唱上几本,可谓是风雨无阻,任劳任怨。

  而百姓们却也欢喜,平日里除了造人,看戏算是最廉价的了,更何况还是官方提供的免费戏。

  唱到兴起的时候,台下的百姓就会丢起铜钱,亦或者肉,兔子一类的,让戏班的人打牙祭,

  在这种情况下,唱戏的人越发来劲了。

  因为他们是领着朝廷的钱粮,这些钱属于额外的收入,自然欢喜不已。

  而朱承运则百无聊赖。

  这种戏他已经看了数遍,都能够背下来了。

  无它,因为他就是安排唱戏的人。

  作为宗室子弟,皇帝放开了禁止,允许他们自由经商、从政,可谓是松了绑。

  在这种情况下,朱承运由于读了几年的书,所以在朝廷中找了一份好工作,也算是吃了皇粮了。

  写戏本。

  若不是读书的人,根本就写不了。

  戏是他写的,也是他安排的,可谓是来回反复咀嚼,已经嚼了稀巴烂了,根本就没有滋味可言。

  绍武皇帝打了四五年仗,可写的事情虽然多,但架不住天底下的戏班子也多啊!

  在礼部,像他这样的戏班子,竟有数十个,有的绕着顺天府走,有的在各省走动,将这样的戏本传唱出去。

  当然,京畿是重点,具有教化作用,所以属于经常性走动,几乎天天都有人跑。

  “听说陛下曾经去过承德,在那里会见过蒙古诸王,也可以写进戏本——”

  挨过了一日,直到日渐西斜,整个集市才散去,他们这群人才打道回府。

  县里倒是距离不远,二十里路,赶着牛车、驴车,半个时辰就能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