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司法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司法

第(2/3)页

谊汐倒是毫无意外。

  宋史是元末紧急编撰的,而且还是三本一起编,时间又紧,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罗列时间而已。

  再加上文人的倾向,许多人不曾被网入。

  如婉约词牌代表柳永,活字印刷的毕昇,这些都属于末流。

  但坚守钓鱼城,让蒙哥汗身死,给南宋续命数十年的大将王坚也被遗漏,就是离了大谱。

  词人、工匠、武将都被遗漏。

  像是宋慈这样在底层混,天天给庶民破案的清官,根本就不入其眼。

  毕竟南宋自建立起就为了苟活,也没空管其他事。

  “陛下,总巡警厅辖下的缉捕司专司抓捕要犯,这般破案倒是不怎么擅长。”

  朱静小声说道,底气不足。

  “也是难为你们了。”

  朱谊汐轻笑道:“抓一些毛贼青皮你们倒是合适,但破案就难为人了。”

  脱胎于五城兵马司的总巡警厅,乃是半军事化机构,只能在承担武警的作用,让其担任警察就有些过分了。

  消防,卫生,治安,外加办理户籍、暂住证,市场管理,追捕缉拿等活,用到的并没有多少脑子。

  破案,要的是脑子。

  这根本就是两码事。

  “为陛下效劳,臣甘之若饴。”

  朱静沉声道:“只是京城刑狱之事,多有推诿,虽有大理寺监察,但日理万机,复核死刑都忙不过来,怕是力有所逮。”

  “臣意,在总巡警厅下,再设一司,专司负责破案。”

  在刑狱系统中,大明的特色在于,各省都有按察使,负责平反冤案,监管刑狱,而在两京,却并没有按察使。

  同时,明清又与之前的王朝反过来了,大理寺负责复核死刑,刑部成了法院,专门审理一些要案,重案。

  这里的重案,一般都涉及政治上,而非普通百姓。

  这样一来,京城的一些杀人等重案,都是由顺天府尹,如今的顺天通判断案。

  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和笞、杖刑案件,州县官员就判决生效(审结)了,司法案卷留着备查就行。

  徒刑及以上的案子,州县官府没有权力只能报给府城;知府(通判)没问题了,再给按察使。

  按察使可以审徒刑,结案,但死刑必须上报巡抚,巡抚再上报刑部复查。

  三级衙门权力不同。

  所以官场上最讨厌的就是越级上报,因为这破坏了权力基础。

  顺天府没有按察使,那徒刑以上就由刑部来复审,相到于后世的最高法提审民间的偷情小三案。

  那是相当离谱。

  故而京城也可以说是天下首善之地,天天刑部高官复审,这谁敢乱来?

  “你想给顺天府安个按察使?”

  朱谊汐眼睛一眯,看着朱静。

  “臣不敢。”朱静忙低头:“臣只是想设一提刑司,专门破解那些命案、奇案,给普通百姓平淡昭雪。”

  他现在可不敢说推行至天下。

  即使说他一心为公,但所思所想却太逾矩了。

  “提刑司?怎么那么像重案组呢?”

  朱谊汐嘀咕着,这对于刑部来说倒是一件好事,能省却不少的麻烦。

  而且,这个提刑司,也更像破案的警察了。

  “可——”

  在朱静的等待中,耳旁响起了一声带有磁性的声音。

  “提刑司就设在总厅和分局吧,街道上的支局就不用了。”

  “其他各司萧规曹随,到底是能做事的,而提刑司却是新设,你要亲自去兼管。”

  “总厅、各分局的人手,你亲自去找。”

  “若是行之有效,朕可能试着推行至天下。”

  朱静大喜过望,皇帝真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可是陛下,人手不足啊!”

  朱谊露出无奈之色。

  朱谊汐轻笑道:“多找几个仵作,然后利用官爵,找一些机灵的读书人让他们跟在身边学习,别看整日里与尸体打交道,但只要是官,就有人想要当。”

  “至于将来推行,你如今就效仿军中的随军学堂,也设个学堂,专司教人破案的。”

  “不要怕人多,就怕人不够。”

  想到日后会有一批刑警充斥全国各地,朱谊汐就颇有几分激动。

  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