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东宫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东宫

第(2/3)页

骏马,比他的驴高上两头,驴车在马车面前,就如同婴孩和大人。

  “这?黄兄的好友?”

  让车夫自顾自回去。

  北京城三百六十行,行行具有。

  专门租赁的驴车,每个月只需要两块钱,就能让他避免走路的痛苦。

  当然,那么便宜的原因,还在于只管上下宫城,而不包日常出行。

  刚踏入杂院,就听到一阵阵的笑声。

  王夫之抬目一瞧,黄宗羲与一二十来岁的男子在聊天,其人虽然身着襕袍,但却雄壮的宛若个武将,让人印象深刻。

  “王兄,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至交好友,福建南安人,郑森,郑大木,如今回京叙职,又得升官了。”

  黄宗羲爽朗一笑,随后又指着王夫之道:“此人,就是我在跟你在书信中说到的,疤面救父郎君,可惜,今年就要下放了。”

  “你不也是?”郑森摇摇头,对王夫之拱手道:“君仁孝救父之举,郑森敬佩已久,心驰神往,今日终于见到了,当浮一大白。”

  说罢,竟然直接端起一壶酒,递了过来。

  王夫之见到两人面色微红,不由得苦笑道:“还是等我换件衣裳,再与二人把酒言欢。”

  两人一瞧,一身官服在身,果然别扭。

  随后,三人才得以畅聊起来。

  “郑兄在地方出色,如今正是轮转之时,调到了吏部,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司,你在哪一司?”

  黄宗羲故意问道。

  “文选司。”

  “正六品的员外郎,我的乖乖。”

  黄宗羲摇头赞叹道:“再次外放,可就不得了咯!”

  郑森则故意道:“你这是在寒碜我。”

  “谁不知你一外放,就是州推官,正是积攒资历的时候,用不了几年就能爬到我头上了。”

  听得两人在这炫耀官职,王夫之尴尬了,心中满是羡慕。

  对此,黄宗羲一目了然,他扭头继续道:“王兄弟的事,你也是了解了。”

  “他将要外放,你在吏部之中,可要给他好好帮忙。”

  “王兄弟还用你我担心?”郑森失笑道:“吏部就算是再怎么瞎,也断然不会安排个坏的去处。”

  三人都知晓,这说的是王夫之脸上的疤痕。

  不过到这时,王夫之也算是知道了黄宗羲的打算,眼中满是感激。

  郑森看到两人的动作,不免有些醋意,但仍旧继续说道:“王兄弟如今有三个去处。”

  说着,他直接竖起了三根手指。

  黄宗羲和王夫之二人瞪大了眼睛,等他说话。

  郑森毫不识趣,不紧不慢道:“王兄弟是南人,只能往北,所以其一,在河北、山东二省,最是可能。”

  “至于京畿顺天府,那是怎么也想不得。”

  说到这,三人都笑了。

  当初皇帝为让阎应元担任组织部尚书,直接把顺天府尹从正三品,提高到了从二品。

  如此一来,京县们也就水涨船高,大幅度的上升。

  寻常的支线不过正七品,而京县就一步跨越到了正五品,就连郑森此时也不够格。

  “其二,就是辽东省,如今朝廷在此地缺乏官吏,填充的都是一些监生,若是你若想去,可一部跨越至府六曹之书吏,那可是正六品。”

  说到这,一旁的黄宗羲眼睛都直了,迫不及待的问道:“我此时还来得及吗?”

  “你?如今下放为正六品,去辽东提拔两级到正五品,直接做通判?你觉得可能吗?”

  郑森直接反问道。

  黄宗羲直接摇头,以他的资历,绝难可能。

  王夫之依旧保持着镇定。

  这让郑森高看了一眼。

  “第三,则是去如今的天南行都司。”

  “那里可还刚结束战事。”黄宗羲忙道。

  “也正是因为刚结束,所以机会才大。”

  郑森道:“那里的府县,虽然都说要重用本地人,但咱们的人也不能少。”

  “你一下放,甚至能做到知府,不过起码得熬上两三任,朝廷才会放人。”

  毕竟在西域,文官一向很少,有的一个人能用,可不得多用几年,不然就对不起高管厚禄了。

  当然,这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