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石破天惊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石破天惊

第(2/3)页

官提溜灯笼引路,百官们只能跟随其后,称之为“借光”。

  绍武皇帝登基后,觉得不错,出宫方便多了,所以就没有恢复。

  不过如今点卯时辰变更了,即使在冬日,也无需借光。

  当然到了大明门,两人就分别了,黄宗羲在六部,直接向左转。

  而王夫之在文渊阁,必然是要入宫城的,此时天已微亮,倒是不虞借光。

  从宫城至文渊阁,黄宗羲走了三刻钟才到。

  此时虽然还未到点卯的时候,但翰林们却已经到了七七八八。

  人人都在忙碌自己的事。

  通政司每天传送而来的题本、奏章数百本,他们12个人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进行分类,甚至还要分别检查,防止有所遗漏。

  王夫之不得不承认,光是这些分类,就足以耗费大量的心神。

  一件小事,啰里八嗦的谈了两三千字都不够,四六骈文,对仗工整,简直就是一道八股文。

  百来字就能说明白的,非得扩充几十倍。

  而且你也不能忽略,一些细节顺手一过,往往掌握着重要信息。

  看透这些虚实结合的文章,很考验眼力。

  如这篇,四川巡抚上禀,及至秋收,四川迁移了十余万百姓入河南,落脚点在荆州,结果许多人就不想走了,似乎贪恋湖北的肥沃。

  看似说的是移民,但细里探究,却是对湖北省的不满,按理指责其办事不力。

  但若是了解其过往,就能明白,川盐东出后,在湖广占据了大量的份额,而如今却渐渐的被淮盐侵蚀。

  四川责怪湖北忘恩负义,湖北则说四川贪得无厌。

  另外在粮食方面,长江上游的暗礁险滩借助火药的威力,清除了大半,中小型运输方面还是可行的。

  而最近,川粮和楚粮都是大熟,因为都借助着长江运送至江南赚取利润,两省又是竞争对手。

  而商业的繁荣,则促进商税的征收,影响的是地方财政。

  毕竟商税是五五分成,已经跃居地方各县大头,仅次于农税。

  午休时,黄宗羲聊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