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立国之胜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立国之胜

第(2/3)页

为主动,  绝不再满足于黄海地区。”

  说着,  他指着背后的地图,在山东的位置点了点:

  “山东与山西,  为北京之两翼,斩断两者,就能重归北都。”

  当年李自成,就是通过山西而入北京。

  “所以,山东拥有运河之利,最为便捷,这里就是咱们与建奴争夺的关键之地,必然会囤积大量的兵马,还会有一场决战。”

  皇帝面露凝重。

  众将也同样如此,北伐任重而道远。

  他们知道那么多就够了。

  接下来战斗,就反过来。

  明军亦步亦趋地跟着清军,从山阳一路沿着运河北上,直接打到了邳州。

  数百里的路途中,只要骑兵一看到火枪兵,立马就脸上生畏,徘徊而不敢向前。

  显然已经被其吓破了胆子。

  而这场巨大的胜利,被命名为大河堡之战。

  皇帝坐镇山阳县,这个淮安府治,不断的调配粮草辎重,指挥前军。

  直到山东兖州府附近的泰山,威逼济宁时,这场战役的才算结束。

  而余波,却扩散到了整个天下。

  扬州。

  郑芝龙带领的兵马,驻守在此,成为了整个运河的一部分。

  万余水军,充当着舵夫,纤夫,不断地操持帮忙着漕船,向北方运送钱粮物资。

  一开始,这让郑芝龙惊呆了,旋即他对着郑森苦战道:

  “一开始,我以为咱们过来看热闹的,毕竟水师怎么上岸打仗?谁知,我终究还是疏忽了。”

  麾下的兵马成了漕工,化解了郑芝龙集团的威胁,还成为了助力,这让郑芝龙父子无话可说。

  等大河堡之战的胜利消息传来,郑芝龙一楞,双腿颤抖,一屁股坐到了太师椅上。

  在扬州毫不逊色盐商的宅院中,郑芝龙说出了发自肺腑的一句话:

  “这天下,朱家人还要坐三百年了。”

  儿子郑森也附和道:“此战胜,国人畏建奴如虎之心,不复存在,北伐之日不远矣!”

  “没错!”

  郑芝龙不断点头:“咱们郑家不能再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