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 战事的关键_崇祯窃听系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01 战事的关键

第(3/3)页

掉抓住了,也找个理由放走他们。有丢失人口物资的罪责,就算他们逃回去,也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还能加剧建虏内部的矛盾,更能权威的把战败的消息传回去。

  …………

  在归化城这边的济尔哈朗,当然是不知道他精心挑选,进贡给辽东的人口物资,在半路上被崇祯皇帝派出的吴三桂所部给劫了。此时的他,正在纳闷,为什么榆林的明国皇帝集结了这么长时间,这都已经到十月中旬了啊!按理说,就算要做到万无一失地准备,也该差不多了啊,怎么还不来进攻归化城的?

  正在纳闷的时候,军中的军需官过来禀告了,说大军粮草已经不足支撑一个月了。

  这一听之下,济尔哈朗顿时一惊,隐隐地,他感觉自己是不是上当了?

  归化城这边,为了应对明国皇帝的御驾亲征,已经集结了蒙古各部中抽调出来的精锐,包括建虏自己,那是有将近三万的骑军。而且一直都在战备的情况下,那粮草物资的消息,比起平时要消耗得多。

  该不会明国皇帝知道自己手中粮草物资不足,因此就耗着自己这边吧?济尔哈朗忍不住心中这么想着,可回过头来想想,又觉得不可能。要是自己不给辽东送那些粮草物资,至少还能坚持两个月。

  而关内明国皇帝在集结大军备战,同样是要消耗粮草物资的,难道明国就有那么多粮草物资了?

  因此,济尔哈朗也不敢确认心中所想,到底是不是对的。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亲卫禀告说蒙古各部头目一起在府外候见。

  眼下正是要用到他们的时候,而且济尔哈朗也不比阿济格那个暴脾气,因此,自然是会接见这些蒙古部族头目的。不过他隐约觉得,这些蒙古部族头目竟然一起来见他,搞不好是事先约好的,要不然,断然不可能会一起过来,又不是他传下军令要见他们。

  果然,一见面之后,这些蒙古各部头目,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纷纷向济尔哈朗诉苦,说他们的粮草不济,希望大清这边能拨点给他们。

  在济尔哈朗的军令中,让这些蒙古各部抽调精锐前来,所需要的粮草物资,当然也是要他们自己携带的。

  这些蒙古部族想着打败了明国皇帝之后,那就是可以随便进关劫掠。到时候,分到劫掠地方的好坏,可完全是由济尔哈朗决定的。为了将来,他们就只好又一次勒紧裤腰带了。

  但是,他们没想到,过去了这么久,明国皇帝还是一直要进攻草原,可就是没来的这种状态。他们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就只能来找济尔哈朗诉苦。

  被他们这么一说,济尔哈朗越发的怀疑,该不会明国皇帝真是有耗粮食的打算吧?

  不过,对此他也没什么办法。就只好下令,全军休整,每天的粮食供应减半,多派出探马,前往明国边关监视着,防备明国骑军突袭。

  “想必是快了,明国大军的兵力,远比我们要多,他们每日消耗的粮草也是无数,肯定不可能一直按兵不动的。”济尔哈朗安慰那些蒙古部族头目道,“他还是明国皇帝,那么大的帝国,有无数的事情要等他处理,更不可能长久待在榆林的。本王所料不错的话,他应该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很快就会出关的!”

  对于这个说法,蒙古部族头目们勉强能接受,不过无法从大清这边获得粮草的支持,让他们心中也是不满,只是不敢表露出来而已。回去之后,就按照军令,解除了战备,减少一点粮食消耗。

  而后,时间又慢慢地过去,建虏探马对于关内的消息,更是加紧了打听。

  “报,明军兵力集结完毕,出关的夜不收突然增加,我军探马寡不敌众,请增派探马对抗明国夜不收!”

  这是明国大军要出关的迹象!济尔哈朗不由得大喜。不过他没有派更多探马,要不然,明国也继续增兵,就直接在关口那边打起来了,还怎么断明军粮道?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